跨时代群体的现状分析

Information & news
图片
导语
图片

在《跨时代群体的机会和挑战》文中,给跨时代群体的概念是指出生在1970-2000年间,并有劳动能力的人员。

这个群体的人员现状如何?如何才能做到与时俱进,更新观念意识和知识技能,成为跨入新时代的主力军?是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的议题。

为了探讨的方便和深入,按担当和履行的社会责任不同,将群体细分成不同类型的人员,包括政府人员、专家、企业家、未塑形人员、企业人员、农民和农民工、其他人员等。 

不同类型人员的现状特点、获取新知识技能的渠道方式,以及跨入新时代的路径方法各有不同,没有高低贵贱之分,现分别探讨如下:


一、政府人员
政府人员有更多实地考察的机会和便利,也有比较强的学习和陈述能力,在对所管工作进行指导过程中,可根据社会运行需要,不断出台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政策,以跟上和引领时代的发展。期间,根据各地实际发展需要,可能存在领导频繁调整的状况,再加上技术迭代快,在一个地方听到学到的,及时分享到了下一个地方,发挥了我党既是宣传员,也是播种机的优良传统。

政府工作人员一般缺少新时代应用场景的一线工作经验,没有设备智能化和生产过程管控平台化的亲身经历,对这方面知识的了解大多停留在大政方针和基础理论知识上,对应用实践的推动显得力不从心。这是职能区别,无可厚非。在结合各地实际情况,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方针方面表现突出,如制定发展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或数字化的实施计划(方案)等,确保地方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。

但跨时代的过程中,常出现计划没有变化快的现象。正面看是时代发展得快,反面看是计划与现实结合的可执行性存在一定偏差,或组织机构调整的速度跟不上变化,使计划得不到延续。这就需要政府领导率先垂范,完成自身知识结构跨界和前沿工作经验的弥补。为此,开展一系列培训学习,包括到一线挂职和到发达地区交流的实训活动,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。

而现实情况是政府人员的知识技能跨界,要比企业难得多,因时间短、难深入,真正进入状态的少。

政府人员要弥补这方面的不足,不断向有经验的人学习是快速获取间接知识的好方法。跨时代过程率先践行的创业者,能深入一线获得真知,调查研究更多更深入,认知更全面到位。认真研究他们跨时代升级转型的经历,倾听他们的感悟,并多看多问,多交流沟通互动。如政府对应用场景的整合,若仅停留在理论认知层面,不理解供需双方需求的撮合和努力都是隔靴搔痒。

从这个角度讲,政府人员需要始终保持持续学习的谦虚心态、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。


二、专家

专家有大小,分行业。有隔行如隔山的说法,这句话在网络时代应该是过时了。因网络将世界连接在一起,实现了互联互通,没有了中间环节,等于没有了隔阂。虽然学科边界被打通了,跨专业的学习方便了,但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,能成为通才,就难成为专才,通多了专就少了,一专多能是我们需要的人才。

知识分子作为“超然”的社会群体,承担捍卫某种社会价值和道德标准的任务,使得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常被贴上过度自我,认为自己的研究领域才是最重要的标签,这也是各行各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现象。显然,这种现象不利于行业间专家的互动和融合,也不利于跨界团队的打造。要解决这个问题,需要强有力的手段和措施,如行业专家领导率先垂范,并加大结果导向的激励额度。但是,能够成功做到知识技能跨界,并组建跨界团队的专家少之又少;增加激励额度受体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。

曾在人民论坛网上了解过一个词“破解学术官僚化困境”。这种现象确实存在,部分掌握实权和处于学术领先地位的专家,不愿放弃自己现有的地位和权利,想方设法来捍卫自己的成果和观点,限制了主动学习接受新知识实现跨界的脚步。一些功成名就的老专家和院士,将率先垂范积极行动指引方向,作为自身的责任和义务,为跨界时代发展的需要出场、站台,他们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。

老专家有严谨的学术作风,不会轻易讲不是自己亲自做出来的成果,使他们多从宏观和中观的角度,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讲道理和原理。无论老专家多么有经验,没有亲自做过就没有感悟,就讲不出“真情”和“味道”来。道理讲多了,满足不了大家的预期和对落地方法的渴望,可能有副作用。因完成知识技能跨界并做出新成果,需要跨界团队协作和一定时间,尤其是重要并有一定水平的成果和产品。

教育和科研体制的变革已经迫在眉睫。我曾多次与有关大学呼吁增设跨学科专业,可从研究生教育入手,转眼两年已过,进展缓慢。人才问题不解决,我国发展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的战略怎么实现?到2030年,我国智能化水平要达到世界领先,只有不到9年的时间了,再度拖延的话前景不容乐观,大家行动起来已刻不容缓。


三、企业家

企业家是一个特殊的群体,在政策引导和国家战略红利加持下,作为企业创始人和管理者,他们不但有管理能力,还有超强的毅力,和远大的眼光。越来越多的行业,在应用技术甚至基础理论研究方面,企业走到了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前面。如华为公司,无论是已经做成的,还是正在研究的,都走到了世界的前列。企业成为知识创新的一个主体,企业家是这个主体的灵魂,虽然人员数量不多,但创造了世界上80%以上的价值。

当下,新知识和理论满足不了实践的需要,是实践工作者比理论工作者更强了,跑得更快了,还是时代有了务实的属性,现在还不好下结论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企业家观念意识的更新走到了前面,对新知识技能的自学能力超强。就我所了解的成功企业家,每年看书学习量不低于50本,个别超过100本(如张瑞敏、俞洪敏)。

企业家是时代的引领者,他们对新知识技能的学习,是其他人学习的榜样,我们需要做的是:一多写好书,多写企业家需要的书,并快速出版好书,第一时间快递到企业家手里;二宣传企业家的学习精神和经验事迹,成为更多人的榜样和学习对象,激励更多人奋发图强;三发挥企业家商会和行业协会的平台作用,将先进思想言论做行业领域内的延展,由某个企业的跨界创新迭代,带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,达到企业间的共融共赢,使龙头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共同发展,从而拉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。

在大学很早就有跨专业学习的机制,即鼓励修第二专业,但没有培养跨专业的学科,等于跨专业学习的任务交给了企业,让每个人自学成才。给将要步入社会的年轻人添了新的压力,给与时代共进者增添了新的负担,这些压力和负担都要转嫁给企业家,不但要企业家率先垂范,而且要把上述未塑形人才打造成跨界人才并组建跨界团队。

有人说企业家是特殊材料做成的,尤其是中国的企业家,影响他们经营的因素更多,需要拥有的知识和技能跨度更大,付出的精力和心力与承受的压力更强。所以,企业家的健康状况就变成了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。关心他们也是关心社会价值和财富,切忌给年轻人树立一个成功不健康或不长寿的榜样。由此,在高强度和压力下,劳动者健康方面的知识技能普及,和有关社会保障设施建设,也是一个需要引起国家关注的社会问题。 


四、未塑形人员

未塑形人员指20-30岁之间,在学校将要步入职场,或刚进入职场在学徒状态,尚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位。之所以把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单独拿出来写,主要原因是:一他们是完成跨时代转型的中坚力量,这期间他们成长为30-40岁的人,平均年龄25-35岁,是思想活跃进行创新的黄金年龄;二他们处于人生的迷茫状态,毕业后做什么?做什么才适合自己?经历了困惑和纠结后,需要有人指点迷津。

对于在校学生,考虑毕业后做什么时,发现自己学的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不好,甚至有很大偏差,如很多非IT的专业不开互联网课,而工作中离开网络几乎寸步难行,随之而来的就是受挫、产生失落感。加之就业形式不好,有的会选择留在校园内继续学习(如读研究生),有的不得已走上社会,找个工作干着先养活自己,缺乏长远规划,频繁跳槽,找不到成就感。

即使以积极心态走向社会就业的,也都会经历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,同时还要面对学的不够用的尴尬局面,倍受打击,增加了这个过程的痛苦度,甚至会动摇自己的自信心,进入彷徨期频繁跳槽,致使事业的黄金期被浪费,甚至一事无成。这种情况还不是少数,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,给予及时引导和辅导。

其实,只要我们提前想到这些问题,调整学校课程,增加就业和职业规划教育辅导,明确跨时代群体概念和所处地位,以及在社会环境发展系统中的生态位,这个问题就可得到及时解决。不但不会发生上述不良现象,而且会让这一代人成为跨时代的中流砥柱。因为他们在学校有选修跨学科专业的条件,开始就业时可塑性强容易接受新事物,这是跨时代群体中其他年龄阶段的人所不具备的。


五、企业人

企业人员可粗分成两类,积极的创新者和消极的捍卫者。前者,是推动我们这个时代进步的主力军,分布在新兴创业公司和引领时代发展的大中型企业,如华为和BAT等。也可以根据岗位职能分管理人员、技术人员、工人和服务人员等,其中最重要的是管理人员,尤其是企业一把手,若一把手不理解或理解不到位的话,问题就严重了,不是失去机会,就是迷失方向。

我拜访过的企业一把手,有真正明白的,大部分一知半解。最可怕的是真不懂,而自认为是真懂,尽管不是故意的。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IT类专业出身的,认为自己是业内人士、甚至是行家,加上位高权重,习惯了指挥下命令的工作方式,身边缺少IT专业人员,会以明白人或专家自居,很容易按照自己的理解做决策。非IT专业出身的,一般不会轻易表态下结论,会虚心学习请教,等下级拿意见后做决策,但会失去机会。

对企业经营过程影响最大的是管理人员,其次是核心骨干。管理人员到位了,核心骨干不到位的话,经营计划也难落地。之所以成为骨干,主要是因为在传统业务开展上取得了成绩,做出了贡献,个人在团队中有了核心地位和权力。任何成绩的取得,都是努力付出的结果,都会加倍珍惜。放弃后要想再独领风骚,不但要重新付出努力,而且还冒机会失不再来的风险。

基层员工占企业人员的大多数,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执行到位,只要管理人员和核心员工转型了,他们自然要跟随,企业也会安排相应的培训和辅导。当然,并非都是会听话和会执行的,有较强上进心和事业心的员工,会主动跟随或自我超越,他们是员工中的佼佼者或先进代表;有不求上进和得过且过的员工,会反对变革、创新和转型,往往会沦为那20%-30%的可流动性员工群体。


六、农民和农民工

仍是我国最大的劳动力资源,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,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变成农民工和农业生产工人,对新知识技能的需求越来越多。受经济条件、区域发展差异等客观因素的影响,他们普遍受教育程度低,长时间处于社会的底层和边远地带,他们的需求往往是被动的,需要做前期的宣传教育培训和引导。按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,将他们分成先、中、后三部分。

先,指的是先进者,能主动和容易接受新鲜事物,他们主要分布在进城的农民工中,和成为在家务农的创业者或农业生产工人,或是在城乡之间腾挪者。职业培训和再教育是他们获得新知识技能的主要渠道,需要国家开展这方面的宣传教育,鼓励教育机构进行这方面的培训,“电大”和“网课”也有了用武之地。

中,指的是中立者,不主动接受新鲜事物,但也不抵触,他们主要留住在农村,是先进者的人力资源,通过培养教育容易成为先进者,避免被后进者同化,成为进城的农民工或农业生产工人。发挥先进者的榜样力量,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,并能看到未来的美好前景,是国家扶持农民和支持“三农”的一个有效措施。

后,指的是后进者,不接受新鲜事物,是保守主义者,他们是农村的留守者,只有少部分能通过宣传教育培养成进城的农民工或农业生产工人。考虑变革是个过程,不可以一刀切,可采取先进者带动中立者,共同来影响后进者的策略,按先、中、后的顺序投放精力的侧重点,期间需要确保后进者的稳定性,不能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。


七、其他人员

包括军人、下岗和退休人员等。军队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保障,就知识技能而言,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,才能支撑国家的强大,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发挥引领作用。考虑军人是个特殊职业,这里不多阐述。

下岗人员需要再就业,更需要新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自身积极心态的重建,这部分人虽然占比不高,但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和国家形象。他们之所以下岗了,存在许多不可避免的外在环境因素,当然自身的内在因素是主要的。其现状通常表现为对生活失去信心难以振作,经济压力大导致获取再提升教育培训难等。这就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关注和再就业培训支持,如人力资源保障部鼓励发展和支持再就业培训,当然首先需要个人主动意识的提高。

退休人员需要安度晚年,享受时代新科技带来的方便(如网购),并发挥余热。老年大学教育资源供不应求,靠晚辈碎片化的教满足不了需要,他们对新知识技能的需求,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。国家应强化老年大学建设,为老年人新知识技能的学习提供科普素材,和公共网络教育与服务体系。


跨时代群体肩负历史使命,要做时代的弄潮儿,完成时代的更替,首先要做的是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,其次是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,进行知识技能的更新与实践应用。

在跨时代群体中,各类人员的处境和追求不同,现在中青年决定跨时代的成功,未塑形人员决定时代的持续发展。借鉴“因材施教,因地制宜”的原则,依据国家发展战略,统一制定规划和实施计划,并在落实的过程中持续迭代完善。

在跨时代的过程中,每一个公民尤其是跨时代群体中的每一员,都有责任和义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按照国家统一规划部署,分担力所能及的职责,自觉丰富知识强化技能,主动融入时代变革的大潮中,创造不负时代的成果,实现精彩人生。